<rt id="eqeyq"><delect id="eqeyq"></delect></rt><rt id="eqeyq"><tr id="eqeyq"></tr></rt>
  • <rt id="eqeyq"></rt><abbr id="eqeyq"></abbr>
    <button id="eqeyq"><input id="eqeyq"></input></button>
    <bdo id="eqeyq"></bdo>
    <table id="eqeyq"></table>
    好獵頭網-中高級人才獵頭網站!服務熱線:400-1801-668 好獵頭   |   登錄 注冊

    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添加時間:2017-11-27 00:00:00
    瀏覽次數: 0

      加班費是指勞動者按照用人單位生產和工作的需要在規定工作時間之外繼續生產勞動或者工作所獲得的勞動報酬。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一)1.用人單位在節假日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應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休息日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可以給勞動者安排補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資,如果不給補休,應當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2.計算加班工資的基數不一定是勞動者的全部工資。在確定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時,勞動合同中對工資有約定的,按不低于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相對應的工資標準確定。勞動合同中沒有約定的,可由用人單位與員工代表通過集體協商,在集體合同中明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無任何約定的,按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正常出勤月工資的70%確定。要注意的是,如果上述辦法確定的加班工資計算基數低于最低工資的,則要按最低工資計算。

      3.計算加班工資時,日工資按平均每月工作時間20.92天折算,小時工資則在日工資的基礎上再除以8小時。即五一長假期間每日的加班工資計算方法為:

      節假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0.92×300%

      休息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0.92×200%

      【注意】現在(2008年)法定節假日有11天。日工資按平均每月工作時間20.83天

      節假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0.83×300%

      休息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0.83×200%

      4. 根據1999年國務院令《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全體公民放假的法定節假日為元旦1天、春節、勞動節和國慶節各3天,共計10天,而休息日一般為星期六和星期天,即通常所說的雙休日。因為法定節假日和休息日的性質不同,所以加班工資也不一樣,節假日的加班工資要高于休息日的加班工資。

      (二)根據勞動法第三十六、四十一、四十四條規定:勞動者每日工作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不得超過四十四小時;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的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別情況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自身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a、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

      b、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

      c、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三) 目前,國家規定的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數和工作時間分別為20.83天和166.64小時,職工的日工資和小時工資應按此進行折算。以某職工月崗位應得的工資750元計算,日工資標準約為35.85元,小時工資約為4.48元。元旦加班一天(8小時),該職工加班費計算公式為:4.48元×300%×8小時=107.52元;1月2日和3日加班二天(每天加班8小時),該職工加班費計算公式為:4.48×200%×16小時=143.36元。如果勞動者加班,用人單位未能按照有關規定支付工資報酬,勞動者可向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舉報投訴。

      加班如何“補錢”?

      按照規定,在節假日期間安排勞動者加班的用人單位,應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不得以調休等方式代替;在休息日期間安排勞動者加班的用人單位,可以給勞動者安排補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資,如果不給補休,則應當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過節費和加班工資在性質上不同,不能互相代替。加班工資是對勞動者休息時間的經濟補償,過節費雖然也屬于工資的組成部分,但帶有福利性質,無需勞動者提供額外工作。此外,由于加班是指用人單位因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延長的工作時間,因此,在節假日期間,用人單位根據需要安排勞動者值班,不能視為加班。

      工資基數怎么算?

      在確定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時,勞動合同中對工資有約定的,應按不低于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相對應的工資標準確定。勞動合同中沒有約定的,可由用人單位與員工代表通過集體協商,在集體合同中明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無上述約定的,按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正常出勤月工資的70%確定。要注意的是,如果上述辦法確定的加班工資計算基數低于最低工資的,則要按最低工資計算.計算公式:

      節假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 20.92× 300%

      休息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 ÷20.92× 200%

      計算加班工資時,日工資按平均每月工作時間20.92天折算,小時工資則在日工資的基礎上再除以8小時。

      附:

      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勞社部發[2008]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513號)的規定,全體公民的節日假期由原來的10天增設為11天。據此,職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和工資折算辦法分別調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2000年3月17日勞動保障部發布的《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0]8號)同時廢止。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二○○八年一月三日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調整月均工作時間和工資算法:月平均工作天數從20.92天減少為20.83天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昨(10)日發布《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對職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和工資折算辦法分別作出調整,對此,成都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資處相關人員表示,新規發布之后,勞動者的加班工資將有小幅上漲。

      據介紹,按新《通知》規定,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數從20.92天減少為20.83天,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由167.5小時變為166.6小時。

      日工資小時工資折算辦法

      “月計薪天數”是這次通知首次提出的概念,用以計算日工資、小時工資,而俗稱的節假日加班三薪、公休日加班雙薪正是以日工資、小時工資為計算基數。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

      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薪2000元 日工資為91.95

      據介紹,新《通知》出臺后,廣大勞動者的加班工資將有小幅上漲,以每月2000元的工資標準為例,如果一個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日加班2小時,那么他的加班費計算方式為2000(月工資收入)÷20.83(月工作日)÷8小時×2(加班小時數)×150%=36元,而在此之前的加班費為35.85元,上漲了1角多。如果一個勞動者在休息日加班2個小時,那么他的加班費計算方式為2000(月工資收入)÷20.83(月工作日)÷8小時×2(加班小時數)×200%=48元,比以往的47.8也只上漲了約2角錢。如果一個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加班2個小時,那么他的加班費計算方式為2000(月工資收入)÷20.83(月工作日)÷8小時×2(加班小時數)×300%=72元,比以往的71.7元上漲約3角錢。

      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調整前:365天-104天(休息日)-10天(法定節假日)=251天

      調整后: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調整前:251天÷4季=62.8天/季

      調整后: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調整前:251天÷12月=20.92天/月

      調整后:250天÷12月=20.83天/月

      一、 個人認為“新算法”最大的亮點是提出了“計薪天數”這個概念。“計薪天數”承擔起新酬計算基準天數的重任,從此結束了20.92天既是月均工作天數又是計薪天數的歷史。

      二、月均工作日根據11天法定節假日調整為20.83天,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日”的概念,清楚的劃分出假日、休息日加班的界限,多于工作日的出勤要按照規定計算加班工資。此概念與考勤制度聯系緊密。

      三、明確了11天法定節假日為帶薪假日,以日計薪的員工在法定假日沒有工資的現象將得到緩解。當然21.75天的計薪基數使加班工資略有下降。“計薪天數”明確了日工資的計算標準,為薪酬計算提供了有力的依據。此概念與薪酬計算規則聯系緊密。

      四、 綜上,hr的薪酬和考勤制度在數據上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在“工作日”的基礎上根據“計薪天數”確定的日工資標準來計算薪酬,使hr的工作進一步得到規范。“新算法”的實用性由此得到體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外汇| 西乡县| 东山县| 任丘市| 班戈县| 屏南县| 渝中区| 台前县| 卢氏县| 克什克腾旗| 和静县| 观塘区| 德保县| 喀什市| 镇康县| 甘谷县| 珲春市| 辉南县| 竹山县| 图们市| 呼伦贝尔市| 安顺市| 包头市| 田阳县| 彰化市| 邳州市| 安阳县| 沁源县| 崇州市| 三江| 盐山县| 乌海市| 巨鹿县| 兰州市| 大埔区| 三门峡市| 兰考县| 岐山县| 沙河市| 阿城市| 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