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工作真的是急死人啊,覺睡不好,飯吃不香。有些人甚至感覺到了絕望,人生的低谷。帶著這種想法怎么會找到好工作呢?
那么,找不到工作的時候,你會怎么辦?我們得到了下面這些分享:
1、“我會降低期望薪資”
網友“天貝”:年前公司倒閉被迫裸辭,失業后我想休息一下就選擇在年后的3、4月的招聘高峰求職。但是將近4個月過去了,我還是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十年的工作經驗、職稱……這些好像也并不是什么優勢,投出去的簡歷沒下文;面試的工作都離自己的要求相差甚遠!現在我只能降低薪資要求,希望能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點評:“3個月找不到工作,你會怎么辦?”調查顯示,有22%的網友會通過降低期望薪資來換取工作機會。可以理解的是,裸辭后漫長的求職期會無形中會加大求職者的心理壓力和精神負擔。所以當壓力越來越大,求職者往往會選擇降低一些求職要求,提高成功率。
但是,“降低期望薪資”能否真正吸引面試官或公司?不一定!從公司運營的角度來說,低薪意味著人力成本的節約,但是公司有時候也有這樣的假設:期望薪資低=能力不佳,他們可能會認為你希望通過降低薪資來彌補能力上的短板。所以,對在漫長求職路上“奔波”的求職者而言,工作誠可貴,薪資不可拋!理智得選擇期望薪資范圍、適時放低姿態對于找一份好工作來也許說是個不錯的調整方法。
2、“沒辦法就回老東家吧”
網友“放松日”:當初懷著莫大的信心、不顧同事領導的挽留、毅然決然選擇裸辭,我以為憑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必然能輕輕松松找滿意的工作。但是,現實證明我想得太美好了:比前公司規模小的我看不上,大公司又沒回音,找了幾個月都快被現實逼瘋了!聽說老東家現在還招人,打算“跳”回去,畢竟經濟壓力如此之大,該妥協的還是得妥協!
點評:贊成“回老東家”的理由在一部分人看來是迫于現實壓力的無奈之舉;也有一部分人認為這是老東家對自己能力的肯定,足以證明自己的實力;但是除此之外,大多數人還是認為即便求職過程再艱辛也不會回老東家。
其實,對于要不要吃回頭草,我們不得不考慮這些問題:老東家能否接受曾經“出走”的你?你的跳槽經歷是否會引來同事的非議?原先的職位是否已經有人代替,而你要被迫降職或重新調整?迫使你跳槽的原因是否還存在、將來是否有解決的可能性?
3、“雖然不改行,找個類似的崗位擴大范圍”
網友“黃得芹”:我已經有1年多空白期了,一心想找份人事工作,面試了不少職位,卻因為種種原因依然找不到工作。現在山窮水盡,不知道出口在哪里!這段時間想了很多,究竟是要繼續堅持找人事的工作,還擴大求職范圍尋找其他工作機會?最終還是妥協了,把目標崗位擴大到行政、文職,希望能有實際收獲吧!
點評:調查顯示,有28%的網友會選擇“擴大目標崗位范圍”來繼續找工作。而他們基本上都存在這種心理——目標崗位越多機會也越多。但其實不然,“擴大目標崗位范圍”可能會讓你找到一份工作,但未必能讓你找到一份合適你的工作。另外,目標崗位也代表著你的職業規劃,因為妥協于現實而選擇一個你全然未知的職業是得不償失的。
除非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兩個崗位之間有相似性;對某些崗位你有一定的了解和興趣……最后,提醒一句:千萬別將“擴大目標崗位范圍”演變為毫無意義的“海投”!
4、“路程遠一點,我也能接受了”
網友“lucy”:起先當然是不愿意妥協的,但是好幾個月都沒有合適的工作,看到有家公司雖然單程要一個半小時左右,我還是去面試了。
點評:如果要對上班路程的距離妥協,那首先要做心理準備的是:作息時間會因此改變;交通上花費的時間變多而在家的時候變得更少;警惕“路怒癥”……
但反過來說,也不用排除所有路程遠的公司,有些在郊區的企業會設置班車、地鐵站接駁、交通補貼等福利來彌補地理位置的缺陷。另外,具體的交通方式也需要考慮,打個比方:A公司單程40分鐘,需要公交換地鐵再走一段路;B公司單程1個小時,坐地鐵就可以到達。這兩家公司你會怎么選?
5、“我不妥協,我會繼續堅持”
網友“櫻桃將將”:不能妥協,特別是薪水,一次妥協這些年的漲薪都白漲了。雖然壓力很大,我還是會堅持的!
點評:在我們的調查里,最多人選擇的就是“不妥協,繼續堅持”;繼而,我們又提問“那你準備堅持多久?”,大家回復最多的是“堅持到找到理想工作!”
“堅持到找到理想工作!”這句話有一些熱血,希望這句話能給正在找工作的你一些鼓勵和安慰。你看,有很多人和你一樣,正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堅持,不妥協是執著也是自信。裸辭壓力很大,希望你能積極面對。面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好工作也一樣。
給大家一點建議,找工作的時候也不是天天都會有面試。空著這幾天可以選擇找個兼職做做。既有收入也不會讓自己感覺焦慮。而且說不定會在兼職中找到了你的事業,機遇就是這么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