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正能量勵志小故事一:勤苦才是大智慧
有兩個年輕人同在一家車行里工作,兩個人關系很好,以兄弟相稱。他們在這家車行已經做了兩年了,每天除了修理汽車外什么也沒有。哥哥總不肯閑著,他一會兒掃地,一會兒擦玻璃,有時還幫助別人干活兒。弟弟卻不這么勤快,沒有急活兒的時候他總是懶洋洋地躺著。
一天,車行里來了一位中年主顧,他說汽車出了點毛病,讓他們給修理一下。弟弟剛剛吃完飯,正在休息呢,哪里肯干活。于是,哥哥走了過去,把弟弟手中的抹布接過來,給汽車做了檢查。車子沒什么大問題,就是很長時間沒修養過了,于是他對那位先生說:“您放心地交給我吧,車子明天一定能修好。”
客人聽到這話,放心地走了。哥哥一刻不停地忙了起來,他不但修理好了汽車的毛病,還把汽車里里外外擦得一塵不染。這時,躺在一旁的弟弟嘲笑他說:“老兄,別太傻了,不該干的活兒也干了,那么勤快有什么用!”
哥哥卻笑了笑說:“反正我也沒事做,擦擦車我并沒有受損失呀,等明天顧客來取車時看到車子煥然一新心里一定很高興。”
第二天,那個顧客來取車了,他看到修好的汽車后非常吃驚,連聲感謝修車的哥哥,并對他說:“我是一個大公司的董事長,你為我修車的這種勤快、細致、周到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動。我認為你是一個優秀的人,你愿意到我的公司去工作嗎?”
哥哥的命運從此發生了改變,不久,經過努力他當上了這個公司的部門經理;而弟弟卻仍然在車行里做著他覺得枯燥的工作。
人生感悟:納西族有這樣一句諺語:“好逸惡勞千金也能吃空,勤勞勇敢雙手抵過千金。”勤勞這種美德是永遠不過時的。哥哥的誠懇和默默無聞的勞動反而贏得了一個大公司董事長的賞識,比起弟弟的自作聰明,勤奮才是大智慧。
職場正能量勵志小故事二:踏踏實實做人做事
一直都是一個隨意的人,而且還是沒有思想的隨意。
辭職了,奔波在陌生的城市,努力找尋每一條不知名的街道。今天面試我的是一個臨汾小伙,看上去挺年輕,感覺也是特上進的那種,推薦給我一本書《三國的智慧》。
他問來之前有沒對公司進行了解,我直截了當沒。最后建議我下次去你面試要先進行了解。我知道他的好意,我就是想不通,我在網上投了簡歷,你們自己不看,來了就讓做自我介紹,還得再要一份我的簡歷,作為用人單位,怎么不先來做一個自我介紹,給一份公司簡歷呢,你讓應聘者去應聘,你去了解他,同時,他不也在了解你么。!雙向選擇,單位注重成熟的經驗,而個人當然注重待遇等一些客觀條件的多一些。而我則屬于毛病多的那一種,我看中管理我的人的人品與能力,我的工作環境,包括辦公環境,同事個人的精神面貌,甚至周圍的吃行是否便利,如我膚淺的人又如何要求深奧。我喜歡舒適中追求長遠目標。
我不是針對個人說他不好,我也只是闡述一下自己的看法,這個年輕的小伙至少推薦了我一本書,我本該感恩,像這樣的集團公司,我去還是不去,各有優缺。只是,看著眼前的這個黑瘦卻又頎長略顯穩重的家伙,我隱約覺得他工作的環境有能讓他成長起來的人,我也想遇到這樣的人,我也想慢慢成長然后成熟起來。從這點來看,我是羨慕他的。
找工作耗費的是大量的精力,公司不計其數,各行各業,自己就像在宇宙中迷失了時間一樣,驚慌失措,全靠誤打誤撞來尋找。各種公司,各種布局,各色人等,難得一兩個喜歡的性格,建筑格局等。就這樣匆忙決定去一家剛成立的小公司,未來對自己有何機遇著實不知。
這奔波的中間,有一個印象深刻,他給了我我所期待的待遇,他希望我立馬上崗,而我始終就沒有那樣的意思。人事打來電話通知面試,我不太想去就沒去,沒過幾天又打過來說是校友還是我學妹,反正找工作就去了,剛好老板也在,對我還比較滿意。我當然也高興,覺得這老板忒不靠譜,我說什么都覺得好,但是人還不錯。如果辦公司,他那樣的性格至少我覺得離成功太遙遠。臨走時,送了我一個紅包,里面包了20元。我很驚訝一個來面試的人竟然能收到用人單位給的紅包。
人生感悟:這樣的舉動讓我很感動很吃驚,不是因為白拿了20 塊,而是從未見過這樣的行為。人事說,這是老板看到過的一個故事,他就學來了。我是拒絕拿的,但我不愿拒絕老板學習的效果,他在傳播感動,感恩,我收到了,以后我也盡量用我自己的方式去傳播感恩,將這種好的想法,好的東西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思考,反省然后努力上進。
職場正能量勵志小故事三:用一生時間磨一面鏡子
用一生的時間來磨一面鏡子,這種“蠢事”恐怕很少有人愿意做。然而在荷蘭,有一個剛初中畢業的青年,在一個小鎮里做鎮政府的門衛工作。
那時,門衛的工作是比較清閑的。于是,青年為了打發為余的時間,養成了打磨鏡片的愛好。青年非常專注和細致,多年來的打磨生涯使他的技術已經超過專業技師,他磨出的復合鏡片的放大倍數,比他們的都要高。
就這樣,青年鍥而不舍地磨了六十年鏡片,也因此讓他發現了當時科技尚未知曉的另一個廣闊的世界——微生物世界。他制造的放大透鏡以及簡單的顯微鏡,形式很多;透鏡的材料有玻璃、寶石、鉆石等。他一生磨制了400多個透鏡,其放大率竟達270倍。1674年他開始觀察細菌和原生動物,即他所謂的“非常微小的動物”。1677年他首次描述了昆蟲、狗和人的精子。1684年他準確地描述了紅細胞,證明馬爾皮基推測的毛細血管是真實存在的。1702年他指出在所有露天積水中都可以找到微生物。他追蹤觀察了許多低等動物和昆蟲的生活史,證明它們都自卵孵出,并經歷了幼蟲等階段,而不是從沙子、河泥或露水中自然發生的。
這個青年就是科學史上鼎鼎大名的、活了90歲的荷蘭科學家萬﹒列文虎克。
人生感悟:列文虎克細心地磨著每一個鏡片,用盡畢生的心血,致力于每一個平淡無奇的細節的完善,終于他在他的細節里完成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創造了科學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奇跡。細節影響品質,細節體現品位,細節顯示差異,細節決定成功,細節的力量就是“潤物細無聲”。
職場正能量勵志小故事四:至關重要的蝴蝶效應
美國福特公司是全世界都家喻戶曉的知名汽車公司,它不僅使美國汽車產業在世界獨占鰲頭,甚至改變了整個美國的國民經濟狀況。然而,誰又能想到該奇跡的創造者福特當初進入公司的“敲門磚”竟是“撿廢紙”這個簡單的動作呢?
剛剛從大學畢業的福特,曾經到一家汽車公司應聘,一起參加應聘的幾個人學歷都比他高,福特求職面試成功的機率很小。當福特敲門走進董事長辦公室的時候,發現門口地上有一團紙,他很自然地彎腰把它撿了起來,然后扔進了垃圾簍里。
當福特剛剛坐下,準備把之前準備好的自我介紹向公司董事長說出的時候,董事長就發出了邀請:“很好,福特先生,你很棒,你已經被我們錄用了。”此時的福特當然不知道這個令他無法相信的錄用通知竟是源于他那個不經意的動作。而此后,福特的表現也并沒有讓董事長失望,甚至最終將公司改名,讓福特汽車聞名全世界。
福特的成功看上去很偶然,但實際上卻是必然的,他下意識的動作是習慣、品質和修為的體現,而這種習慣的養成卻來源于他們的積極態度,正如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所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
人生感悟:蝴蝶效應指的是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對于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個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后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
可見,小事恰恰具有最巨大的力量,我們平時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響一生。在一個人的人生歷程中,一次大膽的嘗試,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個習慣性的動作,一種積極的態度和真誠的服務,都可以產生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輝煌或成功,它能帶來的遠遠不止于一點點喜悅和表面上的報酬。
職場正能量勵志小故事五:將腦袋打開一毫米
美國有一間生產牙膏的公司,產品優良,包裝精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每年營業額蒸蒸日上。記錄顯示,前十年每年的營業增長率為10—20%,令董事部雀躍萬分。不過,業績進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二年時,則停滯下來,每個月維持同樣的數字。
董事部對此三年業績表現感到不滿,便召開全國經理級高層會議,以商討對策。會議中,有名年輕經理站起來,對董事部說:“我手中有張紙,紙里有個建議,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議,必須另付我5萬元!總裁聽了很生氣說:“我每個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分紅、獎勵。現在叫你來開會討論,你還要另外要求5萬元。是否過分?”“總裁先生,請別誤會。若我的建議行不通。您可以將它丟棄,一分錢也不必付。“年輕的經理解釋說。“好!”總裁接過那張紙后,閱畢,馬上簽了一張5萬元支票給那年輕經理。
那張紙上只寫了一句話:將現有的牙膏開口擴大1mm。
總裁馬上下令更換新的包裝。試想,每天早上,每個消費者多用1mm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費量將多出多少倍呢?這個決定,使該公司第十四年的營業額增加了32%。
一個小小的改變,往往會引起意料不到的效果。當我們面對新知識、新事物或新創意時,千萬別將腦袋密封,置之于后,應該將腦袋打開1mm,接受新知識、新事物。也許一個新的創見,能讓我們從中獲得不少啟示,從而改進業績,改善生活。
人生感悟:做人做事,要一點一點去做,要一步一步去走,永遠不要想著走捷徑,因為,世上本無捷徑可走,踏踏實實做人,認真做事。
職場正能量勵志小故事六:細節即是修養
20多年前,一位知名企業的總經理想要招聘一名助理。這對于剛剛走出校門的青年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所以一時間,應征者云集。經過嚴格的初選、復試、求職面試,總經理最終挑中了一個毫無經驗的青年。
副總經理對于他的決定有些不理解,于是問他:“那個青年勝在哪里呢?他既沒帶一封介紹信,也沒受任何人的推薦,而且毫無經驗。”
總經理告訴他:“的確,他沒帶來介紹信,剛剛從大學畢業,一點經驗也沒有。但他有很多東西更可貴。他進來的時候在門口蹭掉了腳下帶的土,進門后又隨手關上了門,這說明他做事小心仔細。當看到那位身體上有些殘疾的求職面試者時,他立即起身讓座,表明他心地善良、體貼別人。進了辦公室他先脫去帽子,回答我提出的問題時也是干脆果斷,證明他既懂禮貌又有教養。”
總經理頓了頓,接著說:“求職面試之前,我在地板上扔了本書,其他所有人都從書上邁了過去,而這個青年卻把它撿起來了,并放回桌子上;當我和他交談時,我發現他衣著整潔,頭發梳得整整齊齊,指甲修得干干凈凈。在我看來,這些細節就是最好的介紹信,這些修養是一個人最最要的品牌形象。”
人生感悟:“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諾貝爾曾經說過:“要想獲得成功,應當事事從小處著手。”而關注細節的人無疑也是能夠捕捉創造力火花的人。一個不經意的細節,往往能夠反映出一個人最深層次的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