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批評下屬時必須要掌握的一個重要原則,那就是要懂得因人而異。針對不同類別的下屬,最好采取各異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在達到批評的效果同時,又不至于傷了彼此的和氣。
一般來說,在批評下屬時,領導者應格外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職業情況
首先要視行業而定,不同行業有不同行業的批評要求。即便同一行業,不同工種、不同職務級別擔負的責任也不同,批評時也要有所差異。對工作成熟和初學者,對擔任領導工作的下屬和普通工作人員的批評也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大體來說,隨著下屬工作熟練程度和行政級別的提高,對其在工作中的要求也應該越來越嚴格,批評力度也應該越來越大,盡管方式各有不同。
2.知識、閱歷情況
就每一個下屬來看,其知識、閱歷情況都是不同的。因此,領導者在批評下屬時,必須根據其知識、閱歷的不同給予不同的語言藝術。對知識、閱歷深的人,必要時只需蜻蜓點水地講清道理即可,對方完全能心領神會;而對知識、閱歷淺的人,必須講清其中的利害關系,因為對方看重的是結果如何,而對其中的細節究竟怎樣很少理會。
對幾十年工齡的下屬,你只需要一聲輕嘆,就能勾起他對過去的回憶,從而激發對方的共鳴;對受過高等教育的下屬,也許因你對某些艱深理論的諳熟而生發由衷的敬意;對剛參加工作的社會青年,可能一句粗話出口就使還不習慣集體勞作的對方感到“來者不善”……
3.年齡情況
對不同年齡段的下屬,批評也是有差別的。對年長的人,最好使用商討性的語言,讓對方感覺到應有的尊重;對同齡人,則可以自由一些,畢竟彼此有不少共同的地方;對年輕的下屬,就有必要適當增加一些開導的語句,以便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4.下屬的性格類型
在批評膽汁質類型的下屬時,領導者不宜使用帶有較多情感色彩的語言,但又不能因擔心起“火”而不敢點,最好能擺明事實和道理,不給對方以任何發作的借口。在批評多血質類型的下屬時,領導者要適當給予情感刺激,激發其前進的活力。在面對抑郁質的下屬時,領導者的批評語言最好點到為止,并盡量消除彼此之間的距離感,增加感情上的認同。
5.下屬的改正態度
概括來講,對改正錯誤、改進工作有濃厚興趣的下屬,領導者應進行指導性批評,給對方注入一支清醒劑,使其加倍努力工作;對那種缺乏興趣的人,領導者必須多費些口舌,以調動或激發其改進工作的興趣;對那些無視批評、屢教不改的人,領導者應給予嚴厲的批評教育,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組織行政措施,以儆效尤。
真誠的贊美可以使人愉悅,真誠的批評則具有催人奮進的力量。領導者要管理好自己的下屬,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批評藝術,讓下屬心悅誠服地接受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