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入職一家企業,無非就是為了能夠在這家企業里面實現個人的價值,讓自己的才干發揮優勢,為企業取得效益的同事實現自己在企業中的利益獲取,并在這個舞臺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受到矚目的眼光和掌聲。
如果一個企業發展態勢并不是向好,而是漸漸失去了活力,企業內部人心惶惶,每個人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對于公司的決策都失去了信心,對領導的工作安排都有反抗情緒,那么這個企業多半是個不得人心的企業,也多半是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我們留在這樣的企業里到底還有什么意義?能離職就離職,別久待。
1、頻繁失信于客戶。
客戶是一家企業生存的重要基石,沒有了客戶,企業的一切業務都是虛無。當你的公司上層毫無客戶管理和服務意識,公司上下行事做法都不把客戶當作一回事,那么證明這個企業并沒有良好的生存基礎。
特別是當你所在的企業頻繁失信于企業,業務員與客戶商談的時候確定的事情,到最后卻因各種原因而失信,甚至客戶頻繁地上門來追錢、投訴,那么這個企業一定是沒有好的發展前景了。
2、拖欠員工工資。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已經不止一次拖欠你們的工資了,那么你一定要注意了,企業的現金流已經出現嚴重問題。
別再相信老板給你們畫的那些大餅,只不過是為了留住你們穩住你們而已。連工資都發不出來,那么還不離職等著公司破產嗎?
3、忽然貫徹“狼性文化”。
如果你的公司一貫都是人文關懷、人性化管理的企業,而忽然某一天領導卻“改革”,想要通過“壓力轉化為動力”的方式,以各種考核、獎懲制度來壓制員工,迫使員工“充滿激情活力”去改變現狀,那么這家企業一定是到了瓶頸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