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被耳提面命地教誨著,“要有決心,有目標”,這樣長大了才能上大學,跳出農門,過上幸福的生活。
于是,上大學就成了很多農村娃小時候的夢想。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卻陷入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何走?未來在哪里?
這些問題基本上每個人都會遇到。因為迷茫,是人生的一種周期性常態(tài)。當我們沒有目標,不知道人生之路如何行進時,我們就如沒有航向的船只,一直處于逆風之中。
博恩·崔西說:“要達成偉大的成就,最重要的秘訣在于確定你的目標,然后開始干,采取行動,朝著目標前進。”歌德說:“我們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導游者,沒有導游者,一切都會停止。目標會喪失,力量也會化為烏有。”
可見目標,對于我們的人生何等重要。目標是人生的燈塔,是人生的起跑點。那我們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起跑點,讓自己在環(huán)境這個最大容許度上妥當一點呢?
擁有一份屬于自己的可視化生命藍圖。做好一生的規(guī)劃,就是我們的最佳選擇。
利用SMART原則,設定一個合理的目標
日本著名的馬拉松運動員山田本,曾兩次奪得國際馬拉松比賽的冠軍。賽后,記者采訪他奪冠的秘訣是什么?他總是神秘地回答:“憑智慧戰(zhàn)勝對手!”
10年之后,山田本在他的自傳揭開了謎底。原來每次比賽前,他都要事先熟悉一下比賽的路線,同時將路線進行短地劃分。即給自己樹立一個個小的目標,然后讓自己在一個個小目標的實現(xiàn)中,快速到達終點。
一個人制定目標的時候,都是有一個最終目標,比如成為世界冠軍。那在成為世界冠軍前,我們是不是還有很多明確的小目標,如短時間將成績提高多少?用時減少多少等。
其實山田本的這種做法就是一種對目標的管理,對目標的合理拆分。
我們都知道,德魯克的目標管理中有一個SMART原則,它把就是將一個長遠、抽象地目標進行有效地拆分,并將其拆分清晰、具體,可實現(xiàn)的目標。
目標是我們前行的指路明燈,如果太遠太抽象,不僅起不到導航的作用,反而還會讓我們因看不到實現(xiàn)的希望而放棄。這時,我們要做的就是對自己的目標進行一個合理的分解。
說到拆分目標,每個人的方法不同。如何才能讓自己的目標更快更好的實現(xiàn),可是我們每個人的愿望。
1、“公式思維”拆解法
所謂公式思維就是把目標看了一個整體,思考它由哪些部分組成,通過理清局部與整體的關系來提出公式,讓自己的目標一目了然。
例如,你的目標是一個賺100萬,那從時間軸上來考慮,就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公式:
年收入=月收入*12
那你100萬的大目標,就可以拆分為12個小目標,即每個月要賺(100/12)萬的目標,就可以實現(xiàn)了。
2、資源能力層拆解法
資源能力層拆解法,主要用于拆解一些難以量化的目標。即當你想在45歲前成為公司的CEO,那你就必須對這個目標進行拆分,否則就會讓這個目標成為空話,白白浪費自己的時間。
一般在拆分這種目標時,都是以3或5年為一個時間段。將這個CEO目標拆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22--25歲做到項目經理;第二階段到大公司做小主管;第三階段35歲前做到部門經理。
所以資源能力拆解法
3、剝洋蔥法
顧名思義,剝洋蔥法就是要像剝洋蔥一樣,將大目標一層層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再將每個小目標分解成若干更小的目標,一直分解下去。
當我們的目標是“寫完一本書”。那對于這個目標來說,就在因人而異。對于有過寫作經驗的人,就可以利用洋蔥法,大片地進行劃分,快速完成自己的計劃目標。
對于沒寫過書的人來說,這個目標顯然有些困難,不知從何下手,那么就要使用剝洋蔥的方法逐步分解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