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是你努力就能出成績的年代,你看看身邊哪個人不是起早貪黑的生活,用盡自己全身心的力氣,只為活出自己想活的模樣!但結果呢?奔波一生,只給自己留下一般的病痛!
能付出就有回報。這句話對嗎?說對也對,說不對也不對。因為現在這個競爭,憑借事情的出現、成功都有一定的條件。只有你的狀態滿足當前的環境,你才能感受到被需要的價值。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重要與否取決于他的價值。那什么才是你的價值?你的價值又是什么呢?這個問題雖然很簡單,但對新入職場的員工來說說,卻是一個難點。
劉麗,能言善辯,從大學畢業就步入銷售行列,做過很多領域。這一路奮斗過來,按理說應該是要經驗有經驗,要資歷有資歷了,生活也應該過得不差。但現實呢?
劉麗卻說她只算得上剛擺脫了溫飽問題的中產者,雖然有房有車,但收入卻漂浮不定,讓人看不到未來的希望。
一般人看來,在職場上求生活,隨著經驗與履歷的增加,所處的通道不是應該呈現上升趨勢嗎?為啥劉麗的日子卻過得不輕松呢?
價值決定生存,一個人的重要與否不是取決于自己努力與天賦嗎?難道這句哲理性名言也是一個偽命題。
如果將個人作為主角與研究對象,這句話確實不應該懷疑。只是從你的價值變現角度來看,主要涉及兩個方面。
你的價值是什么?你的價值到底應該由誰來決定?
雖然我們都知道價值的重要性,但你真得有沒有想過這兩個方面的問題?
1、你的價值是什么?
普勞圖斯說:“有價值的東西只有對懂得的人才有意義。”愛因斯坦說過,“人生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
既然價值這么重要,那你的價值又是什么?由什么決定的呢?你是不是也像大多數人一樣,用自己取得的成就來稱量自己的價值。
其實,你的價值是什么?算不算屬于你的競爭力,你的優勢,主要取決于你所處的那個通道。
如果你所處的領域是一個夕陽行業,正呈現落寞之勢,那即使你用盡全身心的力氣,你也不可能讓你的價值增值。
因為你的價值不能滿足市場上正日益縮減的供求關系。既然你能力滿滿,沒有你發揮熱情之地,你就是空有滿腔熱血,卻英雄無用武之地。
2、你的價值是對方的需求決定。
我們都知道,在這個競爭劣汰的食物鏈里,要想生存,就必須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大量的市場需求空間。讓別人的生存離不開你的價值,這樣你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
如果你能無所輕重地存活,那你對任何人一說,都沒有意義,也就沒有什么需求,你的競爭力也就是“0”,一文不值。
邏輯思維聯合創始人李天田認為,如果你的價值符合對方的需求,你就是有價值的人;如果對方沒有這種需求,你就一文不值。
所以當我們想一展抱負時,不是盲目地把自己當成人才,而是應該理性分析自己的價值所在,明白誰決定看你的價值?
這樣你才能精準定位,避免讓自己盲目樂觀,避開自己處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