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走得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遠,在職場上,一個人單打獨斗是很難獲得成功的,但是如果有身邊的人配合,大家一起努力結果就不一樣了。
張強和李慶是同一時期進入公司的,兩個人的關系十分友好,不僅工作上配合默契,還經常一起下班約飯。
雖然兩個人關系很好,但是在利益面前還是受到了影響。公司要選擇一位工作能力出色的人作為儲備干部培養,張強認為兩個人的關系好,主動找到李慶,希望他能夠投自己一票,李慶很爽快的答應了。
這個機會很難得,很多人競爭,但是在進行投票選擇的時候,李慶并沒有選擇張強,而是選擇了自己。
張強非常不解,明明已經答應了,結果卻去背叛自己,這導致兩人的關系非常僵硬,除了工作交流,平時沒有說話。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其實,導致張強沒有被選上的原因,是他沒有掌握向別人尋求幫助的技巧。他認為兩個人的關系好,就應該相互幫助,認為李慶幫助他是應該的。
向別人求助是一種人際交往的方式,要求助別人,才能拉近與同事之間的關系,獲得對方的信任和支持。
那怎么才能更好的求助別人呢?教你3個技巧,讓你獲得更多人的支持。
1、人情互換
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沒有利益的求助,就是利用人情來拉攏彼此之間的關系,簡單說就是人情債。
比如,同事請你幫忙帶一份午飯,順路買一杯咖啡,這種并不涉及到彼此利益的小事情,但是會讓對方有一種虧欠的感覺,這種屬于人情債,是依靠人情相互幫忙的。
這種求助是相互麻煩的小事情,不涉及利益,平時多主動幫助對方一些,當你需要對方幫忙的時候,對方也會爽快的答應。
2、分工配合
這種幫助在工作中是很常見的,就是利用彼此的長處,互相幫忙,分工配合,實現利益共贏。
比如,你是一個很擅長做平面設計的人,對方是一個擅長視頻剪輯的人,領導安排了一個工作,既涉及到剪輯又涉及到設計,這種情況就可以發揮彼此的優勢,各自負責自己擅長的部分,將任務圓滿完成。
這種求助在職場上也是比較常見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比較擅長的,大家相互配合,就能實現共贏,而且對方也不會拒絕你的請求,因為對方也會有需要您幫忙的時候。
3、利益交換
但凡是涉及到利益請求幫助,都是很容易引發矛盾的,因為不是升職加薪,就是評職稱選先進等等,這些都涉及每個人利益。
但凡是涉及到利用問題,請求別人幫助一定不能單純的憑借彼此的交情,就像張強和李慶一樣,畢竟在機會面前,人人平等,都想去爭取一下。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要想獲得對方的幫助,就要懂得利益交換,滿足對方的利益,不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情況下,請求對方幫助,對方同意的幾率會更大。
所以,在請別人幫忙的時候,勇于開價,滿足對方的條件,這樣才能實現利益交換,獲得對方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