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個朋友受傷了,去醫院做檢查。一通檢查下來,花了幾千塊錢。去看望他的時候,他不停地跟我抱怨,說看病實在是太貴了。“為什么做一個檢查要花這么多錢呢?醫院里的醫療設備一開一關,就要收那么多錢?這實在是太不合理了吧。”
不得不說,很多人都是這么想的:做一個檢查用不了很久,醫療設備使用的時長也就幾分鐘,然而收費卻那么貴,醫療設備的使用成本到底在哪里?這種想法實在是太天真簡單了。我們看病的時候只看見了醫療設備使用的那幾分鐘,然而背后的各種成本,我們是看不到的。
醫療設備
沒錯,醫療設備的使用成本不算高,但是醫療設備的研發費用、生產費用、維修費用、注冊費用、人工費用、保養費用,每一筆都是巨大的開銷,這些費用靠什么收回成本呢?只能依靠使用收費了。
就拿一個核磁共振頭部MRI的機器,在中國這樣的機器一臺差不多需要1500萬人民幣。現在國內醫院里的醫療設備,很多都是進口的,那么進口設備是需要交稅的,而且稅率還不低。中國的各種醫療設備基本都是處于超負荷運轉,一線城市的醫院更是如此。比如美國一臺機器一天做10個MRI檢查,到了中國差不多要翻五倍。機器用的頻率高了,那么損壞的幾率也就更大。而每次維修的時候,哪怕一個很小的配件也需要進口,價格都是非常昂貴的。而這還沒有考慮醫務人員的人工費、還有醫生的技術費。
醫療設備
在醫院里,任何一個小的配件,其價格都不便宜。檢驗科里常年需要各種各樣的試劑,每一種試劑價格都很貴。手術室里常年需要無菌手術衣,而一件無菌手術衣送去消毒都需要花幾十塊錢。消化內科、泌尿外科里醫生使用的各種各樣小鏡子,可能就需要幾萬塊錢。之前有同學參與過一臺外科手術,使用的都是兩百多萬的一臺膀胱鏡,鈥激光光纖都是5000多塊錢一根的價格。
醫療設備的成本,是非常昂貴的。然而對于普通人來講,并不了解醫療行業的內情,所以不理解機器就運轉了幾分鐘,卻要收那么貴的檢查費用。如果和國外發達國家做一個對比的話,我們國家的檢查費用已經算非常低的了。醫療行業需要獲得大眾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也需要大家更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