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大學,我們為中學的學習生涯畫上了句號,也翻開了書寫未來的新篇章。大學是終點,也是起點。相信大家自走進大學的那一刻起就懷著美好的憧憬,渴望在大學畢業之后找到一份心滿意足的工作。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我們在校期間可以為此做好哪些準備。
接下來給大家幾點建議:
1、就業方向
“方向是比速度更重要的追求。”倘若方向走偏,不論怎么努力,都可能收獲甚微甚至南轅北轍。大學生應該盡早明確自己的就業方向,才不會感到前途渺茫。在選擇就業方向時,不能只看中崗位薪資條件,追求“錢途”;也不能只考慮興趣所在,任性擇業;更不能跟隨大眾化趨勢,盲目擇業。寒窗苦讀十余年,若沒能找到讓自己滿意的工作,進入社會之后便會感嘆“理想太美好,現實太骨感”,繼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更換工作。常言道,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稱王。倘若遇到困難就轉行,到頭來只能是一無所獲。團團建議同學們在選擇就業方向時應該綜合考慮大學所學專業、就業城市、家庭條件、情感問題、未來生活規劃、興趣愛好等多方面的因素,選擇真正合適的工作。
2、績點篇
績點,是全國的大學通行的一種成績評估體制,也是衡量大學學習成效最直觀的刻度尺。績點,不僅與個人評優評獎緊密相連,還會影響我們能否順利畢業。對于準備考研的同學來說,績點也是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的一個限制因素;對于工作求職的同學來說,績點更是好崗位的“敲門磚”。在大學,學習仍然是第一要務。努力學習,拿到較高的績點,能夠提升我們的求職競爭力,對我們未來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好處。
3、證書篇
大學在校期間除了爭取拿到高績點以增強求職競爭力,還可以多考幾個證書讓自己的求職簡歷更加出彩。在考相關的證書前,先要分清有哪些證書對自己求職而言是必需的,有哪些證書可以成為“加分項”。不同專業的同學可以以自己的就業方向為基準,考取相應專業領域的證書或資格證。例如,財會專業的同學可以考慮參加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等;外語專業的同學可以參加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合格后可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證書》。此外,還有一些普適性較強的證書也很值得考:大學英語四六級、普通話等級考試、計算機二級證、教師資格證等。
4、實習篇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誠然,大學生在學校能學習到許多專業知識和技能,但實踐經驗卻是有限的,而很多企事業單位都十分青睞實踐經驗豐富、有過相關實習經歷的畢業生。在踏上職場之前,實習讓我們提前體驗和了解這份工作是如何進行的、單位是如何運轉的,也能夠幫助我們判斷自己是否適合這個行業。因此,在正式求職前有幾次高質量的實習經歷不僅可以提高簡歷的含金量,還可以增強你的判斷力和競爭力。至于實習機會的獲取,大多為校招和自主尋找。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找準與自己未來職業相關的或有益于職業發展的實習崗位。
5、表達篇
表達能力是指運用語言文字闡述自己的觀點、意見或抒發思想、感情的能力。包括口頭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數字表達能力、圖示表達能力等幾種形式。今天團團主要想給大家強調的是口頭表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應試教育下很多大學生缺乏系統、專業的表達能力的鍛煉,但在求職的面試中口頭表達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能將自己的觀點、優勢通過清晰、連貫的語言呈現給面試官,將極有可能導致面試失敗。同樣,如果欠缺文字表達能力,導致求職簡歷漏洞百出,那可能連進入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因而,團團覺得在大學期間,我們應找機會努力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以下是小編想同大家分享的提高表達能力的小技巧:
多與人交流。在大一、大二課程任務沒有那么繁重時,不妨加入一到兩個學生組織,擴大自己的交往范圍,從彼此不熟悉到默契合作的過程中表達能力自然會有所提高。多參加活動。積極參加各類演講活動,從寫稿、改稿再到上臺演講,我們的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多關注新聞。新聞寫稿人員以及播音人員都有著極強的語言功底,通過關注新聞不僅能了解國家大事、國際形勢,還能提高發音、語調、斷句的水平。
6、著裝篇
心理學家說:“你永遠沒有第二次機會樹立第一印象。”因而,面試時一定要給面試官留下一個好印象。當面試官第一眼看到你,注意到的就是你的穿著以及你所散發出來的氣質。所以著裝得體尤為重要。作為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我們既要保持年輕人的活力與朝氣,又要對應聘崗位懷著敬畏之心。因此,在簡單大方的同時更要做到端莊穩重,不能穿著隨意、舉止散漫,更不能為吸引眼球而濃妝艷抹。干凈整潔的著裝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也是一種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