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很多時候避免不了被領導批評,有時話很難聽,讓人猝不及防;有時話很委婉,讓你像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無論怎樣,但凡聽到領導的批評,心中產生負面情緒是不可避免的。
職場人如何直面批評,變壓力為動力,促進自己提升呢?
一、辨別批評類型,分類應對
美國將軍巴頓曾說:“衡量一個人的成功的標志,不是看他等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倒低谷的反彈力。”
無論領導的批評對你的心情造成多大影響,我們都要擔起責任,善于應對,最好按照以下兩個步驟處理:
1、甄別信息
在面對批評時,首先要甄別信息,明晰對方說的話,哪些是建設性意見,哪些是牢騷抱怨。
建設性意見,就像鏡子一般,能夠幫我們看清問題所在,以及告訴我們如何改善做法,提升自己。
牢騷抱怨沒有任何實質意義,還會引起對方的應激反映,造成吵架甚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后果,它針對的不是事情而是人,因此,無論你做什么事情,都可能對被針對。
甄別信息,就是幫助我們找準信息發生的原因,并以此為根據尋找解決方案。
2、分類應對
不同的原因造成的批評,我們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應對,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情緒造成嚴重地負面影響。
(1)當面對建設性意見時,按照以下4個步驟應對:
第一步:接受。即便對方的觀點與自己的觀點不一致,也要避免習慣性防衛,讓理性的大腦占據主導地位,收回掌控權。
第二步:反思。牢記對方給你提出的意見,思考自己當時出于什么場景下犯錯,以及后期面對同樣的問題,如何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
第三步:行動。在反思完整件事情后,要用行動修正錯誤,盡快把調整后的結果匯報給同事或領導,同時制定改進計劃。
第四步:道謝。你在接受對方的建議后,要表明自己的立場,說明自己接受對方的觀點,并且要對對方的提議表示感謝。
(2)面對抱怨牢騷時,可以按照以下3個步驟應對:
第一步:否定。任何人可以說你做事不到位,但絕對不能凌駕于人格進行批評。
“你這個人是個豬腦子!”當面對類似這樣的牢騷語時,不要急于反駁,而是要平靜地否定對方的觀點,“我做事犯錯了,但不代表我自己就很笨。”如果面對領導,心里要默默否定類似于批評人格的觀點。
第二步:排解。遇到批評時,不要過度解讀,自怨自艾,選擇主動排解,比如外出跑步、聽歌、打沙包等方式,切勿堆積情緒。
第三步:無視。事情過后耿耿于懷,于事無補,還會影響職場人際。學會隔離負面聲音,比如告訴自己三年后看現在的悲傷情緒,根本無足輕重,不必放在心上。
二、職場人,面對批評的三個“錦囊妙計”
職場人在平時如何面對批評?以下三個錦囊妙計可以幫到你:
1、啟動“綠燈思維”
成甲在《好好學習》中提到紅燈思維與綠燈思維,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紅燈思維:遇到遇到與自己不一致的觀點,第一反應是找理由反駁。
綠燈思維:當我們遇到新觀點或不同的意見時,第一反應是:哇,這個觀點一定有用,我應該怎么用它來幫助自己呢?
當面對領導的指責和批評時,人的大腦應激反應會促使人們立刻做出攻擊狀態,無論對方說得是否正確,第一反應是反擊,只要說服對方自己就贏了。
而綠燈思維恰恰與之相反,它讓人們從應激反應中抽離出來,站在對立面,從理性的角度來解決建設性意見。
2、建立“情緒”工具箱
情緒管理是一道生活的必選題,每個人都必須做出選擇,你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調節情緒,但關鍵要識別,哪些方法對于你來說更加適用。
比如:制作“情緒管理清單”,紙上寫“當我產生(生氣)情緒時,我會聽音樂排解(健康的情緒管理方法),將工具單貼在顯眼的地方。”
設置“情緒管理角落”。放置各種排壓玩具,橡皮泥、毛絨玩具都可以,生氣時,可以與其對話或發泄情緒。
3、時常復盤分析
工作中,一個項目結束后,我們會分析復盤,避免下次犯同樣的錯誤,而每次情緒發泄之后,無論結果是好是壞,分析得越是透徹,對情緒的掌控力就越強。
在復盤時,畫出一張表格,分為“情緒描述——發生場景——原因分析——解決方案”四個欄目中,分別根據實際情況填寫,逐漸你會發現,遇到什么讓你產生負面情緒的事情時,你都知道該如何應對。
寫在最后
人在職場,不要因為領導幾句批評就怨聲載道,影響工作的推進。
學會正確看待領導的批評,掌握情緒管理的能力,是職場一門必修課。
它可以教會你承擔責任,更成熟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