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相關規定,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制定出當年的《招生章程》,是高校進行招生的重要依據。
《招生章程》內容一般包括:高等學校全稱、校址(分校、二級學院、校區等須注明),層次(本科、高職或專科),辦學類型(如普通或成人高等學校、公辦或民辦高等學校、高等專科學校或者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學習形式(全日制、網絡教育等),分專業招生計劃及說明,外語考試語種要求,錄取男女生比例,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錄取規則等。
02省控線
省控線,全稱是“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也叫阻檔線、省定線。一般指是在高考期間:省(區、市)劃定的相應本科,專科批次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省控線是指省級招生部門根據當地全體考生當年高考成績水平和國家下達的招生生源計劃,相應確定的一個錄取新生的最低成績(總分)標準。只有高考總分(藝術、體育考生含專業成績)達到或超過這此分數線的考生(通常稱“上線考生”)檔案,才有資格被招生高校調閱并選擇錄取。
03投檔線與錄取線
投檔線:投檔線是某個院校某個年度在某個省份某個批次接收某類學生檔案的最低分。
錄取線:錄取線一般是某個院校某個年度某個批次在某個省份接收所有學生的錄取最低分。
04退檔
山東省新高考實行“專業(專業類)”平行志愿投檔后,依然有退檔風險。考生的體檢、單科成績、外語語種、英語口試、綜合素質評價等因素不符合高校要求的,都有可能造成退檔,這些因素由高校根據招生需要自主設定,并在高校招生章程中公布。考生一旦投檔到某個高校的專業,又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要求就會造成退檔。因此考生在填報志愿前一定要認真查看高校招生章程,防止因不符合要求而被退檔,從而失去一次錄取的機會。
05滑檔
滑檔指的是考生的高考分數,沒有達到所報考的所有院校的調檔分數線,直接進入下一批次的投檔環節,稱為滑檔。
滑檔原因:
第一,沒有根據自己的成績,位次實事求是的評價自己,從而高估了自己的實力,所填報的院校提檔分數線太高,自己達不到。
第二,平行志愿對高分考生更有利,一定程度上增加高分考生的錄取概率,對于壓線考生,相對分數低的考生的錄取壓力增大。
06斷檔
在某一分數段第一志愿填報某大學的人數不足該大學在當地的招生比例,叫斷檔。對考生是有影響的,發生斷檔現象后,學校一般會采取三種措施解決:組織高分考生重新填報、降分錄取、把招生計劃拿走補貼生源較好的其他地區。
07征集志愿
所謂“征集志愿”就是在某一批次正常錄取結束之后,某些大學按公布的招生計劃還未錄取滿額,省級招生部門通過各種渠道向考生公布,并組織成績上了該批次省控線未被錄取的考生按照缺額計劃,再次填報本批院校的志愿,從而提高考生錄取機會,以協助高校完成招生計劃。特別是實行平行志愿后,其投檔方式采取一次性投檔,而對其未完成的招生計劃的高校,普遍采取“征集志愿”。
08志愿梯度
志愿梯度主要分為“院校梯度”和“專業梯度”。
“院校梯度”是指同一錄取批次院校由于各種因素,錄取分數高低不同形成的差異。一般來說,即使處于同一批次錄取院校,知名度高、辦學實力也比較強或地理區位優越的院校在錄取新生時,錄取分數線相對偏高一些;地理位置不優越、知名度不高的學校,錄取分數線相對偏低;而介于二者之間的院校,錄取分數線呈現居中的狀態。于是,這三類不同的院校錄取分數線便顯示出高、中、低三個不同檔次。如果三類不同檔次的院校在同一批次中從高到低排列,便形成了“院校梯度”。
“專業梯度”即在同一院校中的各個專業在錄取時形成的分數高、中、低差異。之所以會形成專業梯度,這和高校的專業辦學實力、“熱門”“冷門”等都有關系。考生在填報專業志愿時,在考慮自身興趣和特長同時,還要考慮“專業梯度”。
09“大小年”現象
高校招生錄取中,存在一種所謂“大小年”的現象,即部分院校錄取分數線偶爾出現隔年上下波動的現象,某一年填報該校的人數比招生計劃數高出許多,導致當年該校的錄取分數線可能被抬得較高,這一年稱為“大年”;由于這一年錄取分數線較高,競爭較激烈,所以下一年有些考生便望而卻步,不再報考該校,該校的錄取分數線就可能相應降下來,這一年稱為“小年”。如此循環,報考人數和錄取分數線起伏比較明顯,就形成了所謂的“大小年”現象。
提醒考生注意,“大小年”現象并無絕對的科學依據和規律,切勿盲從。對于實行平行志愿的批次,由于考生人數分布更趨于穩定,“大小年”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已得到緩解,如今該現象多呈偶發和不規律出現的狀態。
10提前批次
體育和藝術類本科(其中藝術類本科分為A、B兩段,原則上,B段為獨立學院、民辦院校,其他高校為A段)、軍隊院校、國防生、公安類專業、司法類專業、航海類專業、免費師范類、免費醫學定向就業類、外國語言文學類(非英語)專業(小語種),以及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國際關系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教育部統一規定、有特殊招生要求的高校或專業參加提前批錄取。
有些省份提前批次一次投檔,考生在填報提前批志愿時,只能從體育、藝術、軍事(含國防生)、公安、司法以及其他有特殊招生要求的普通高校中選報其中一類,不得兼報。
11一分一段表
高考成績公布后,省教育考試院網站公布各科類考生成績統計表。
一分一段表是根據考生考分(含各類照顧加分)從高到低排序,以一分為一段,制成考生投檔分的“一分段表”。考生填報志愿前,第一步要知道自己的位次,也就是說要比較準確地知道自己在全省同類考生中的排位。一分段表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參照資料,對幫助考生合理選報志愿非常重要。
12按大類招生
大類招生的全稱應該是按學科大類招生,是指高校將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通常是同院系的專業合并,按一個大類招生。學生入校后,經過1~2年的基礎培養,再根據興趣和雙向選擇原則進行專業分流。
大類招生是相對于按專業招生而言的,是高校實行“通才教育”的一種改革。
按大類招生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第一種:按一級學科(群)或二級學科(群)招生
這是目前最常見的形式。這種招生專業類所包含的專業一般具有學科相近性,把一些特點相似或者具有相同屬性的學科或專業合并在一起。如某農業大學將農學、植物保護、園藝、種子科學與工程等4個專業統一以“植物生產類”招生。
同時,也有將不同學科,不同專業,不同學院的學生在進校一到兩年時統一進行基礎課學習,以后再分流到不同專業進行具體專業課學習。如將管理專業和社會工作等專業組合再一起按照公共管理大類招生。
第二種:按院系招生
如數學科學學院按“數學類”,法學院按“法學類”等
第三種: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時新生入校時部分專業進行通識教育,待大二再分專業。通識教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打破專業限制,不分文理先學習基礎課程。如北京大學元培學院
第四種:按“基地班”“實驗班”模式招生
如清華大學的“社會科學試驗班”,北京大學“工科實驗班”,浙江大學“工科試驗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