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每個考生最重要的人生轉折點之一,也正因此,很多人把高考比喻成為了一場“一考定終身”的考試。
“學得好,不如考的好;考得好,不如報的好。”這句話既是對高考的一個形容,也是對高考結束時間的一個說明:高考考試的結束并不代表高考的結束,只有高考志愿填報結束才是高考的結束。
高考志愿填報有很多誤區,今天分享給大家的是一個只報考大學的熱門專業,結果高考志愿全部落選的誤區。
河北省的一位考生,在2017年高考中取得了569分的好成績,相對當年河北省理科一本控制線的485分,該考生分數與一本控制線的線差達到了84分。但就是這個應該能夠考上很多“211”大學的成績,卻因為他把所有志愿都報考了“985”大學和“211”大學的熱門專業,結果在本科一批的志愿中未達到院校專業提檔線而全部落選。
所以,在我們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切記不要只報考大學的熱門專業。因為熱門專業的報考人數一般也會很多,如果只報考熱門專業,極有可能會出現熱門專業報考“扎堆”而出現的落選情況。
高考志愿填報時,專業該如何選擇?
高考志愿填報選擇專業時,要分清熱門與冷門專業。熱門專業一般是人們認為畢業后薪資待遇較高,工作較清閑的專業,例如:經濟管理類專業、金融管理類專業、計算機科學類專業等等。但往往這些專業報考的人數也會很多,競爭較為激烈,很容易出現大學專業提檔線較高的情況。一般高考志愿填報中,熱門專業可以作為沖一沖的志愿,一些偏冷門的專業用作穩妥的報考專業。
高考志愿填報專業時,還需要了解專業冷熱的未來趨勢。例如:土木工程專業曾經是非常熱門的專業之一,但經過10多年各大學對該專業人才的輸出,目前土木工程專業雖然招生人數較多,但市場對該專業人才的需求已呈現下降趨勢,該專業的畢業生也不在緊俏。而醫學類專業在2000零幾年的時候,被認為是低分考生報考的專業,但隨著如今社會對醫療需求的提高,醫學類專業也被越來越多的高分考生青睞。2018年高考志愿填報的專業選擇中,“新工科”等一些新專業也可以當做報考的選擇,因為這是在“互聯網+”時代被認可的趨勢。
高考志愿填報時,還應當充分考慮高考分數因素。相同的專業,不同的大學,提檔分數也不一樣。充分考慮考生的分數與報考大學的專業提檔分數,更容易被報考大學錄取。
所以,在高考志愿填報時,充分考慮冷熱專業與專業在未來人才市場中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切勿只報考熱門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