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說:本人已經43歲了,失業中,在東莞,想投150萬做點事,不知做哪個行業?
雖然你中年失業,但從表述看來經濟上還是很有實力,畢竟150萬流動資金拿的出來還是很有底氣的。
但投資都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選擇什么行業去做,需要綜合分析來決定。
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個人再說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選擇自己擅長的行業入手
所謂“做生不如做熟”,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去入手,相對來說會更加穩健。
第一,在自己擅長的行業里投資,不僅有資金,還有一定的人脈資源。
要知道如今創業干事,僅僅有錢任性還不夠,好漢還需三個幫。
比如你曾經做過餐飲行業的,如今到東莞繼續去做餐飲,你可能需要物色廚師、服務員等等,那么這些人員從哪里去物色呢?
一是過去自己合作過的人員找來繼續用,或者請他們給自己推薦一些合適的人員;
二是自己到市場上重新招聘人員來雇傭。
這兩種方式,顯然第一種更加有有利,畢竟這些“老人”自己搭檔過,更加熟悉他們的特點,具有信任度。
第二,在自己擅長的行業里投資,能有專業上的保障。
從專業的角度上看,選擇過去所擅長的領域投資,起碼算“內行人干內行事”。
遇到各種突發的困難和問題,自己更有能力去面對和解決。
我以前有個朋友,就是投資了自己完全不熟悉的服裝行業,結果兩年不到就把當初的500萬創業資金虧損殆盡。
后來聊起時,他后悔死了,都說隔行如隔山,這次失敗真是切身體會到了。
選擇當地政府給予政策扶持的行業入手
第二個建議,就是你可以選擇當地政府給予政策扶持的行業去投資。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在國內的創業環境中,政府政策的影響還是比較大。
比如你想到某個城市開辦個制造工廠,可當地政府卻采取了環保收縮的措施,許多制造業都根據要求遷移出去。
那么你去開辦,可能就難以獲批,或者即使獲批后,約束性條款也非常多,你想經營取得成功的概率就下降很多。
因此,我個人的建議是創業之前,最好調研了解下東莞當地政府對各行各業的一些政策要求。
尤其是關注政策比較扶持的一些領域去考慮。
一是有可能申請到創業基金的補貼,這對初創企業來說無疑利好。
二是在這樣的領域創業,以后的發展會借上東風,哪怕出現一些困難,政府也可能會給予支持幫助。
三是投入這樣的領域,可以有更多的關注度和曝光度,能夠吸引各方的注意,尤其是潛在客戶,有利于業務的拓展。
選擇不容易被淘汰的行業入手
150萬創業資金,并不是一筆小錢,所以我建議你應投資一些不容易被淘汰的行業。
那么什么樣的行業不容易被淘汰呢?我簡單列舉兩個。
第一,餐飲行業
民以食為天,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口了,在東莞這樣的大城市,做餐飲還是有發展機會。
當然,傳統行業雖然不易被淘汰,但你需要在服務上體現出一定的創新性,才有可能在激烈競爭中讓自己生存下來。
第二,物流行業
在經濟環境中,只要有商品交易,就一定離不開物流。所以投資這個領域,也還是不容易被淘汰的。
現在很多電商大廠紛紛進軍物流業,在這個產業鏈里,也會有許多業務會外包給小公司。
我覺得只要你肯努力經營,這絕對是個有前途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