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勞動合同法》出臺以來,對「勞務派遣」的整治風暴似乎就沒斷過。幾天前,江蘇又印發了《江蘇省規范勞務派遣用工專項工作方案》,這意味著,新一輪的清查行動正式開啟。
雖然目前僅江蘇一地有所行動,但更大范圍的嚴查應該會逐步展開。在這之前,有關的動態了解還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及早發現,及早排查,才能盡早規避風險。
依據文件,此次專項工作涉及稅務、市場監管、行政審批、社會保險等多種事項。概括地講,下面這些行為都將被治理:
1、不具備法定資質條件和用人單位自設的勞務派遣機構;
勞務公司,需要持有《勞務派遣經營業務許可證》。有了這個證,才能從事具體業務,及開票事宜;
2、超法定用工比例行為;
3、“三性”崗位用工;
即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崗位用工。
4、拖欠和克扣勞動報酬;
5、惡意規避參保義務;
6、超時加班;
7、“假外包、真派遣”等。
具體到稅務方面,我們還需要重點關注勞務發票、社保等方面。一般而言,稅局在查勞務公司時會查以下幾個方面:
具體實施行為,則將通過以下方法進行:
1、加大對勞務派遣用工隨機抽查頻次,做到應查盡查,不留死角。加強異地監管;
2、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三省市聯合,指導督促用工單位嚴格遵守“三性”崗位和用工比例的限制性規定,落實同工同酬等要求,共同痛擊勞務派遣領域的違法違規問題;
3、建立信用處罰、信用監管、信用評級制度;
4、與稅務、市場監管、行政審批等部門的協調配合,注重與查處超時加班、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等各項排查整治行動結合起來。
雖然目前湖北及其他地區還未波及,但嚴查大背景下,風險的自查和規避已經是大勢所趨、避無可避了。
當然這些也只是給大家提個醒兒,具體到實操落地方面,找一個專業靠譜的老師或者團隊引導,或許才是當下的最優、最快、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