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環境下,企業之所以選擇使用人力資源外包,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成本,但如果企業對外包的認知還單純的局限于降低成本,這將不利于企業外包服務商的合作,還會因此錯過很多“戰略性”意義。要知道人力資源外包服務,除了有降低成本的好處以外,在企業的資源配置、體系建立、業務布局、風險規避等方面,都將成為強有力的支持方。
人力資源外包,指企業根據需要將部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或職能外包出去,交由其他企業或組織進行管理,以達到降低人力成本,實現效率優化等目的。
人力資源外包從概念區分,分為三個模塊:人力資源及人的外包、人事事務外包、人力資源管理職能外包;從具體內容區分,包括:人力資源外包、人力資源管理外包、薪酬管理外包、薪酬福利外包、社保外包、個稅代繳、人事外包、人才外包等。
現代美國著名的管理大師P·杜拉克曾指出:“在10年至15年之內,任何企業中僅做后臺支持而不創造營業額的工作都應該外包出去。”任何不提供向高級發展的機會和活動、業務也應該采取外包形式。”應該說,“人力資源外包”這種管理方式是信息產業發展的結果。是社會高速發展,專業分工細化的體現,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現在,外包已經成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制勝的重要手段,一些統計數據足以說明問題。
(1)1997年,Mckinsey公司調查研究表明。全球財富500強企業通過人事外包而使其勞工成本削減了25%—30%。在美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臨時雇員”公司和專業的 PEO(Professional Employer Organization)公司,這些公司為客戶公司承擔有關工資、福利、員工檔案、招聘、錄用、培訓等管理工作并提供相關報告等,是為企業提供人事方面服務的專門機構。英法等國新近出現的快速人員服務公司,也是專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源外包服務的。他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尋找、保留、培訓自己及特許經營者、合作伙伴的人力。目前市場上盛行的獵頭公司,也屬于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服務的公司。
(2)國外HR人員與員工的比例通常是1比100,而在國內這個比例卻在1比30左右。因為國外企業已紛紛將部分人力資源工作進行外包管理,從而使得人力資源管理擺脫了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企業將注意力集中在核心工作而由于國內企業考慮保密性的問題,或便于操控的原因,HP大多還是自己在操作,效率普遍低下。但我們應該看到,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歷一個新興期、成長期、發展期,最后走向成熟,人力資源的外包也是如此。新經濟時代的到來,使得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知識的更新瞬息萬變,因而企業在提高效率、贏得競爭優勢方面比以往面臨更大的壓力。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認同并接納這一管理方式,逐漸改變傳統的做法,將那些由外部力量完成的事情盡量交由“他人”去做。
1、企業的招聘、員工管理、社保繳納報銷等這些工作非常費時耗力,企業要想提升核心競爭力,必須從繁瑣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把精力集中在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規劃上,而企業通過人力資源外包就能解決這一問題。
2、可以降低人力資源管理成本,提高經營績效。企業想獲得最大的利潤就必須要把營運成本降低,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業務,企業不用再花費較大精力維護先進繁雜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避免了企業內部過高的人力資源管理成本。因此,經營成本會全面下降,經營績效就相對提高。
3、轉移用工風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的是外包服務商,企業是用工單位,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沒有勞動關系,也就避免了勞動糾紛的發生,極大節省了企業的管理成本,同時外包服務商作為專業機構,其服務的專業度、解決糾紛的經驗也比企業豐富,更有助于化解勞動糾紛。
4、增加企業用工靈活度企業選用外包員工,隨時可以根據淡旺季、年度生產計劃等因素,調配用工人數,還不用擔心違法,大幅度增加了企業的用工靈活度。